金泽刚,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2012年8月至今任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前,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以及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曾多次到台湾、香港、伦敦等地访学交流。在《法学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学》等刊物发表刑事法学科论文130多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2篇,另在《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光明日报》、澎湃新闻等多种类媒体撰写与刑事法相关的法律随笔和时评文章600多篇,系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光明日报、澎湃新闻等十多家媒体的专栏或者特约评论员。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禁毒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嘉定区法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黄丽勤,法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法学博士。2007到同济大学法学院任教、2010起任硕士生导师,2014.2-2015.2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事案例评析》等多门课程。代表专著:《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研究》、《共同犯罪研究》、《“有罪-免责”双阶层 犯罪构成体系研究》等。在《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刘磊,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法学博士。2002年7月-2018年12月,苏州大学法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2011年8月-2012年8月,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2016年8月-2017年5月,江苏靖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2019年至今,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著作有《刑事诉讼原理》、《刑事救济程序研究》、《刑事正当程序的功能研究》等。在《法学研究》、《法商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徐文海,同济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主任。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博士,2015年1月至今于同济大学法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成果有訴訟と調停の連携(1)――日中比較を通じて――立命館法学(350号)2013.12、訴訟と調停の連携(2)――日中比較を通じて――立命館法学(353号)2014.6、日本の家事調停の独自性と課題――合意解決を目指して――立命館法学(354号)2014.8、民事紛争解決手続と調停――中国法への提言――立命館法学(355号)2014.10等。在《中国应用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2015天野和夫优秀青年研究奖(100万日元),2018坪井嘉一郎海外研究助成奖(100万日元)。兼任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
罗恬漩,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2015-2021年先后在中山大学法学院任博士后、特聘研究员。2021年4月起任教于同济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证据法学,在《中外法学》《法律科学》《当代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杨猛,中心执行主任,吉林大学法学博士。2012年至2015年担任金融机构全职反洗钱专员。2015年至2018年吉林大学法学院全日制博士。2018年至2021年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博士后,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2021年至今同济大学法学院,主要讲授刑法学总论与分则。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上海哲社等多项科研项目。
徐梅,1991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2003年取得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校从事法学教育工作。主要课程有刑事诉讼法、婚姻家庭法和法律逻辑学。由于法学教育实践性较强,自1997年来取得律师执照后,一直从事兼职律师工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日常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案例,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蒋济泽,现任同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2018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获得犯罪学、法律与司法博士学位,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任职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与教学兴趣领域为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刑罚社会学。近年来聚焦于中美刑事政策与刑罚变革的政治逻辑、刑法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以及中国社区矫正的实证研究。此外,于2020年6月受聘为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老年人司法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2022年8月起受聘为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员。研究成果已在相关领域内的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其中包括Law & Policy(SSCI), Punishment & Society(SSCI), 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SSCI), Theoretical Criminology(SSCI), Social & Legal Studies(SSCI),《刑事法评论》等。